某些人在臉部或身體,會發現不明的突起,一開始可能不痛不癢,可以擠出白色分泌物,但後來卻越來越大,甚至影響到日常生活。這種情況很有可能就俗稱的「粉瘤」,一年四季都可能會發病。
「粉瘤」是什麼?
「粉瘤」的正式名稱是「表皮囊腫」或「表皮樣囊腫」,大多屬於良性腫瘤,有分為先天性粉瘤和後天性粉瘤。好發於臉部、耳垂、耳後、背上或陰部。後天的粉瘤通常生於真皮層,或隆起於皮膚表面,外觀光滑,或可在隆起頂端看到黑色小孔,並可擠出分泌物。粉瘤不會自行消腫,因此和青春痘是不一樣的症狀。
粉瘤的形成原因
一般人以為是因天氣濕熱或個人衛生習慣不好而引起,但其實目前粉瘤的成因不明,最可能造成粉瘤有兩種情況:第一是皮脂腺阻塞造成粉瘤;第二是受傷後,皮膚表層的老廢角質代謝物掉進囊袋裡,慢慢堆積,最後形成粉瘤。
粉瘤的治療
最常見的治療方式,就是直接手術切除。即 早發現、即早治療,粉瘤越小,治療後的疤痕也越小,復原的機會越大。手術過程中,醫師會先在粉瘤切口位置做記號,切開後向下剝離脂肪層和肌肉層,找到粉瘤 位置,並將粉瘤和旁邊正常組織剝離,再取出粉瘤、縫合傷口。此手術健保可給付,粉瘤大小和嚴重程度會影響手術執行時間。
術後保養
粉瘤切除後,傷口要避免碰水,大約1~2週後可以拆線。臉部因皮脂腺較多,癒合能力相對較好,而手、膝蓋就比較容易留下疤痕,因此術後傷口的照顧就特別重要。拆線後傷口建議可貼上美容膠帶3~6個月,讓疤痕較為平整美觀。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