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上有很多細菌,不可用手指淘耳朵,耳朵癢要找耳鼻喉科醫師治療,清耳朵也要找耳鼻喉科醫師~
黴菌(精確來說應該講真菌,因為黴菌只是真菌的一部分)本來就存在於我們周遭,喜歡生長在溫暖潮濕的環境,而外耳道因為空間狹小,本來就是這些小生物容易聚集的窩。好在,耳朵天生有一道防衛的屏障,也就是外耳道的表皮,雖然只有薄薄一層,卻能抵抗許多蠢蠢欲動的細菌和真菌。此外,表皮上還有許多腺體,他們的分泌物(俗稱耳屎)呈現酸性,用來打造一個對抗感染的環境。不過,當這層天然的防護層被打破,例如過度清潔、耳朵浸泡到水、分泌物堆積...等狀況時,這些原本就存在於耳朵附近的微小生物就可能趁虛而入,耳黴菌病就是其中一個可能的結果。
耳朵長黴菌注意事項:
1. 不要自行清理耳朵:耳道可能再次受傷或感染,讓症狀雪上加霜。
2. 急性感染時,避免游泳或其他水上活動:建議等治療結束,已經沒有真菌感染跡象後,「再讓耳朵保持乾燥一到兩週」,避免耳黴菌症一下子就捲土重來。
3. 大約有將近 10% 的耳黴菌患者經過治療後仍有機會復發:因此對抗耳黴菌需要耐心,特別是有糖尿病或是耳朵曾開過刀的朋友們,反覆點藥、擦藥和讓醫師清理的這段過程雖然不輕鬆,但卻是值得的!
4. 請遵照醫師指示,使用「適合」的耳滴劑:耳滴劑有許多不同種類和成分,若選擇不正確,可能會惡化耳朵的狀況,因此使用前建議先和耳鼻喉科醫師討論。
5. 如果治療效果不佳,請讓您的耳鼻喉科醫師檢查和進一步處理:有時會需要用更細小的吸引管來清理分泌物,或是利用更換紗條等方式吸附耳道的髒污。此外,也要排除耳黴菌以外的問題。
6. 若曾有醫師說您有外耳炎或中耳炎,一旦耳朵出現異狀,最好讓耳鼻喉科醫師幫您詳細檢查。
耳滴劑是治療耳朵疾病相當實用的武器,不過,點耳滴劑是需要一些小技巧的,正確使用才能達到最大效果。
1「溫」:使用前,先將藥水罐放在手掌心,讓藥水「加溫到接近體溫」,避免太低溫之藥水滴入造成內耳不平衡而發生眩暈。(小提醒:耳滴劑一般只需要保存於攝氏 30 度以下喔)
2「滴」:往耳道滴入四到五滴的藥水。(一次要點多少滴,有時因人而異,這部分請詢問您的耳鼻喉科醫師喔!)
3「等」:維持頭側一邊的姿勢「至少15分鐘」,讓藥水和耳朵的病灶充分作用。
4「乾」:浸泡時間到,頭稍微側另一邊,讓藥水自然流出並輕輕擦乾,「不可以用手或棉花棒去碰外耳道」。
耳朵發黴有什麼症狀?輕微的真菌感染可能造成外耳道脫屑、發紅,進一步會有耳朵痛、耳朵流出分泌物、耳鳴,當外耳道被這些分泌物堵住,就會出現耳朵悶塞感,甚至影響聽力。此外,就像同樣是真菌感染的「香港腳」一樣,患者常會覺得耳朵好癢,癢到不去挖它就渾身不對勁。外耳道發黴並不少見,可能造成耳朵搔癢難耐、分泌物變多、悶塞甚至影響聽力,治療需要耐心配合醫師,自行清理耳朵常常讓狀況變得更糟!黑麴菌(Aspergillus niger)和白色念珠菌(Candida albican)是耳道中最常見的兩種真菌。其實,這些小生物原本就在我們身邊,黑麴菌可生長在土壤、食物以及各種腐敗物上;而白色念珠菌屬於酵母菌目,喜歡生長在人體的口腔、鼻腔和皮膚等地方。另外,有研究發現不同免疫力的族群,感染耳朵的真菌種類不太相同:免疫力正常的人耳道內最常發現麴菌類,而免疫力低下的人(像是糖尿病、AIDS...等等)則是白色念珠菌居多。
耳黴菌病的療程較長,約需4~6周,病人務必遵照醫囑用藥,不可擅自停藥,因為黴菌孢子有時候會隱藏在最底層,如果沒有確實清除,可能會復發。
哪些人容易耳朵發黴呢?
•常挖耳朵的人:過度清潔耳朵會造成外耳道皮膚受損,讓耳道內的真菌突破這道天然的防衛機制。
•熱帶或亞熱帶的居民:這些地區由於氣候溫熱、濕度高,是真菌喜歡居住的環境,因此這裡的居民較常有耳朵發霉的情形。(沒錯!台灣當然也在其中)
•常從事水上活動的人:時常游泳、衝浪或潛水的人,由於外耳道反覆進水、潮濕,真菌滋長的機會較高。
•女性:有研究發現,女性發生耳黴菌病的比例是男性的兩倍。
•免疫力較差的人:有研究發現,免疫力低下的人,比較容易同時兩側耳朵發黴。
•外耳炎患者:大約每八位外耳炎的患者中,就有一個人的外耳道同時合併有真菌感染。
•耳朵曾經開過刀的人:有接受過各種中耳手術的患者(例如中耳通氣管置入、鼓室成型術、乳突鑿開術...等等),有耳朵的症狀要特別注意耳黴菌的可能性。
留言列表